庐山市是江西省第二个以景区命名的县级市。庐山市地处江西北部,九江南部,背倚庐山。面临鄱阳湖。现由九江市代管。九江市简称(浔)江西省地级市,古称:柴桑,江州,浔阳。是一座拥有2200年历史江南名城。位于长江,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,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。
庐山市为县级市,九江市为地级市。庐山市隶属于九江市,为九江市下辖县级市,位于九江市北部,面临鄱阳湖,2016年5月,由原星子县改制而成。庐山市由江西省直辖,九江市代管。庐山市面积940平方公里,人囗30万。九江市面积1.88万平方公里,人囗523.39万。
江西九江市的庐山闻名遐迩,自古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,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墨宝。
庐山的别名也很多,历史上曾有敷原浅、匡山、匡庐等称呼。至于庐山的名字由来传说是西周时期,有匡氏七兄弟来到庐山耕地打猎为生砍木筑庐。庐为房屋,后人就称此山为庐山又名匡庐。
关于庐山名字的由来,有着几种传说,最早的说在中国商夏时期,有一位叫匡俗先生的人,跑到庐山上学道求仙。有史书记载称称匡裕,字子孝,也有人说称为匡俗。但是大家普遍比较认可,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,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。
这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这里寻道求仙的事情,被当时朝廷所知晓。
传说他是大才之人,周天子于是就数次派人请他下山,匡俗也数次回绝了周天子的邀请,怕人打扰他的清修,于是就躲入到人迹罕至深山之中。
后来的访客怎么也找不到他人影了,匡俗其人就这样在庐山上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再后来就有人说他成仙去了,当地的人们就美化了这件事,把匡俗求仙的这地方称为“神仙之庐”。还有几种传说,但是,都没有第一个有理有据!
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,山体呈椭圆形,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,长约25公里,宽约10公里,绵延的90余座山峰,犹如九叠屏风,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,主峰汉阳峰,海拔1474米。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。
名字由来:
有一种传说,早在商初,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,有一位匡俗先生,在庐山学道求仙。据说匡俗字君孝,有的书称匡裕,字子孝,也有称为匡续的。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,其名为裕,是较为合理的,俗字是误传,俗、续二字罔音,也是传闻之悦。但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,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。为了方便,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。此外,还有称匡俗为庐俗,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,以地名为氏,以氏为姓,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。至于他确切的姓氏,自然毋庸予以追究,要追究也无从着手。据说,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,为朝廷所获悉。于是,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,匡俗也屡次回避,潜入深山之中。后来,匡俗其人无影无踪。有人说他成仙去了,这自然是无稽之谈。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“神仙之庐”。并说庐山这一名称,就是这样出现的。因为“成仙”的人姓匡,所以又称‘匡山’,或称为‘匡庐’。到了宋朝,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,而改称‘庐山’。
另一种传说,在周武王时候,有一位方辅先生。同老子李耳一道, 骑着白色驴子,入山炼丹,二人也都“得道成仙”,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。人们把这座“人去庐存”的山,称为庐山。“成仙”的先生名辅,所以又称为“辅山”。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,这同样是神话故事。
第三种传说,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,但时间较晚,情节也有些不同。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,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,辅佐刘邦平定天下,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。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,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(邬,音xiao,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),号越“庐君”。越庐君匡俗,有兄弟七人,爱好道术,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。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,被人们称为“庐山”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ecommerceln.com/post/93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