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为什么那么多戈壁滩呢?以前是大海吗?
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,其地形地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山脉与盆地交错分布,“三山夹两盆”是对这种盆地被高山环绕特点最形象的描述。所谓“三山”是指天山、昆仑山、阿尔泰山,“两盆”指的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。
除此之外,人们对新疆地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的反差特别强烈,既有低于海平面150多米的吐鲁番盆地,也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;既有碧波荡漾的天池和乌伦古湖,也有中国最大、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;既有水草丰盛的伊犁河谷,也有风力强劲的雅丹地貌。
如果朋友们去新疆旅游,在旅途中肯定有这么一个感受,那就是随处可见茫茫的戈壁滩,在苍茫的土地上,放眼望去地面上覆盖的全是乱石和沙砾,植被非常稀少,那种空旷、寂静和苍凉,给人一种和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的感受。据有关资料统计,新疆全域各种戈壁滩的总面积,达到了38万平方公里左右,几乎占据了其幅员面积的四分之一,是全国戈壁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。
我们在传统的思维中,第一感觉戈壁滩的形成似乎与水流的冲击密不可分,那么新疆远离大海,是不是这里以前就是大海的原因,才形成了面积如此广阔的戈壁滩呢?
实际上,根据现代地球科学相关研究表明,新疆在遥远的古代,还真的就是大海,而且不单单是新疆,就连整个中东地区、我国的青藏高原以及中亚地区,同期都属于海洋。在距今2.8亿年的二叠纪,地球上的陆海分布与现在的截然不同。在欧亚古陆的南部、冈瓦纳古陆的北部,包围着一个面积十分巨大的古海,即古地中海,也被地质学家称为特提斯海。如今的青藏高原、新疆所在的区域,都被古地中海所覆盖。
新疆以前还真的是大海,且不仅新疆是大海,就连新疆南部的青藏高原原先也都是大海,这一点通过地区地质考察就能得到准确验证。不过,新疆的海洋环境距离现代非常遥远,至少可以追溯到4亿多年前的古生代,且新疆的戈壁滩也不是由原先的海洋环境而遗留的,相反海洋消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新疆都没有戈壁、沙漠,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新疆地貌,是海洋消失后至少2亿年以上才逐渐形成的。
从当前新疆的地形地貌来看,其不但距离海洋非常遥远,且四周及中心部位都被高山包围,北面有阿尔泰山,中部有天山山脉,南部则是连绵青藏高原,这样的环境看起来与海洋没有一丁点关系,实则不然。4.4亿年前的古生代,新疆地区属于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,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还相对比较炎热,七大洲还不是呈当前这种排列方式。
而到了中生代时期,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,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继向北移动,古特提斯海开始慢慢收拢,我国新疆地区才逐渐从海洋环境转变为陆地。不过,这个转变过程至少持续了近2亿年,直到距今 约6500 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,印度板块彻底与亚欧大陆板块相撞,形成了剧烈的地壳板块构造运动,青藏高原隆起,古特提斯海彻底消亡,整个新疆才彻底转变为陆地样态。
再后来发生的事情基本上我们就都清楚了,由于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北上,新疆地区降雨量变得非常稀少,再加上人类活动汲取新疆河流淡水越来越多,最终新疆盆地内的多个湖泊干涸为沙漠,比如著名的罗布泊。
欢迎点击关注,留言一起探讨。
新疆为什么那么多戈壁滩呢?新疆不但有沙漠,还有戈壁,戈壁的地貌类型表现形式多样,有石海、石河、石冰川、砾石,还有裸露在地表的基岩统统称之为戈壁。戈壁这种地貌不仅在新疆发育,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上由于气候严寒,冰川作用也会形成戈壁,只不过由于新疆自然条件比较恶劣,戈壁、沙漠等地貌比较集中,面积比较广大,备受人们关注而已。
上图,新疆的天山两侧山麓地带、阿尔泰山南麓,昆仑山北等地,到处都是石海、石河、石冰川等地貌类型,一眼望云,不见花草树木,石海连天,鸟飞绝,人踪灭,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,一种同亲人隔绝、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。
新疆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,少雨、干旱、多风沙。日温差特别大使得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不断地反复崩解破碎,受重力影响发生滚落坍塌,最后在山前地带堆积起来,形成石海、石河等地貌。
上图:还不能忘记第四纪大冰川的作用,冻融的冰川下滑携带着大块岩石,刻蚀着地表,把堆积物推移到山前地带形成石河、砾石等冰碛物。
上图:在石河、石海等基础上,经过风力的选择作用形成了砾石滩,也是戈壁的一种地貌类型。
戈壁就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土壤,之所以形成这种景观,就是缺乏水这种最活跃的地理要素,有了水,会改变新疆的所有地表状态,变为最和谐的生态环境。
那么新疆在远古时代,是怎样的一种环境呢?很早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,生物种类齐全,海洋低等生物繁生,后来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,青藏高原隆起,新疆才变得干旱起来,这些低等生物经过成千上万年沉积,形成了石油矿藏。北疆的克拉玛依、南疆的油气,就是浅海环境的例证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ecommerceln.com/post/33770.html